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5月13日是母親節,但臺灣一項最新調查發現,有八成以上新手媽媽的憂郁指數亮紅燈,六成七曾有“想要傷害自己的念頭”。最讓媽媽心情“Blue”(憂郁)的主因是,現在什么都漲、養兒育女需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13日與《媽媽寶寶》雜志一起發表這項網絡調查,讓兩千名新手媽媽做“愛丁堡產后憂郁量表”,結果發現,憂郁指數13分以上亮紅燈者,竟高達82.6%,顯示極可能已受憂郁癥所苦,須求助醫師。
“當時每天陷入憂郁情緒,甚至在兒子面前莫名落淚。”有兩個可愛兒子的廖艾琪生產第二胎時,曾陷入嚴重憂郁情緒中。她說,從月子中心回家就感到極度不安全感,晚上常緊繃到睡不著覺,每天都覺得無法勝任照顧兩個兒子的工作,甚至當著當時4歲大的兒子面前哭泣。最后發覺不對,趕快求助醫師接受治療,才脫離負面情緒。
“門診中,有些媽媽只是問她最近還好嗎?她們就忍不住哭了。”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產后2至4周及3個月是產后憂郁癥容易發作的時候,產婦如發現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忽然沒興趣且持續情緒低落超過兩周,就可能是罹患產后憂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