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臺北股市在站上8800點整數關卡后,持續呈現震蕩走勢,群益投信指出,這波臺股的上漲,主要是由外資連番買超的帶動,因此接近圣誕節假期,外資后續是否縮手或獲利了結,成了投資人關切的動態。根據CMONEY統計,過去15年臺股在圣誕節后一周上漲機率高達80%,平均漲幅為1.76%。
就類股來看,上漲機率最高的幾乎全集中在傳產,其中又以生技醫療超過90%的上漲機率最吸睛,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這段時間的臺股行情幾乎全是來自外資的加持,與過去相比,愈接近假期,外資買超趨緩的狀況在今年也出現相反走勢,多方氣氛尤其強勢,在這波臺股的上漲中,不論是電子、傳產或金融,都有相當均衡的輪動,加上成交量也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對大盤來說可偏多看待。
吳文同認為,在大盤來到相對高點后,近期有臺幣強升的題材,壓抑電子股的漲勢,尤其高價電子股的壓力更明顯沉重,在投資上,雖然部分電子包括智能型手機、蘋果供應鏈、LED,及近期題材性十足的游戲機類股,仍是后續的主流,但選股上可偏向在匯率避險上著墨較多的大型股。
吳文同針對傳產類股表示,兩岸兩會第六次會談的主軸之一就是兩岸藥品和醫材合作,對生技醫療類股來說是一利多,另外基本藥物的目錄招標范圍及數量還會擴大,都是后續投資上的主題。
吳文同進一步表示,事實上,每年的12月開始,原本就是傳產的旺季,在電子類股受到匯損議題影響下,資金轉向傳產的趨勢明顯,也是投資人后續要留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