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持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中轉站
      字號:
      福清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為農民鑄“鐵飯碗”

        時間:2010-02-01 13: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清2月1日電 題:福清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為農民鑄“鐵飯碗”

        作者 詹托榮 吳坤虹

        激活土地活力 搭建農業發展平臺

        福清市地處閩中沿海,是聞名海內外的僑鄉,也是農業生產大縣。該市積極落實扶持政策,推進設施農業發展,著力打造海西設施農業第一縣,預計2009年大棚蔬菜的產量為11.12萬噸,產值達3.34億元。

        福清市海口鎮岑兜村村民劉嚇良最近遇到了煩心事。他種植的大棚蔬菜大獲豐收,在嘗到甜頭后,劉嚇良準備今年再擴大生產規模,可是自己家僅有的土地讓他犯了難。在了解到劉嚇良的難處后,岑兜村土地流轉指導小組積極為他牽線搭橋,幫助他以每畝500元的價格,順利承租了同村村民手中閑置的2畝土地。

        無獨有偶,福清市金禾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因公司發展需要,亟需擴大生產規模。“我打算將我們公司從現在的700畝地擴大到1200畝地。”總經理周樂秋說。無疑,土地問題若解決不了,就將成為公司發展的攔路虎。在得知周樂秋有意擴大公司后,公司所在地新厝鎮東樓村委會做起了中間人,為公司和村民架起橋梁,給金禾公司解了燃眉之急。“本來還挺擔心租不到地,沒想到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土地問題解決了,周樂秋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

        規模化發展是設施農業的一大特點,也是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過渡的一大關鍵。為了使設施農業再上一個臺階,讓荒廢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氣,也讓擁有土地的農民獲得新的收入,包括綠葉、綠豐在內的一批龍頭企業紛紛擴大規模。截止目前,福清市共整理土地11多萬畝,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集中連片耕地,為現代農業搭建了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

        據統計,截止目前,福清市共流轉耕地4.3萬畝,形成了江鏡、海口、新厝3個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及一批規模種養基地。

        科技成就效益 為設施農業插上翅膀

        這幾天,福清陽下街道綠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必玲總是樂呵呵,自從去年去山東壽光考察引進以色列的辣椒品種后,辣椒的身價翻了好幾番。

        普通尖椒單果重約50克,每斤批發價約1.7元,而經過科技“包裝”后的尖椒單果重約200克,是普通尖椒的4倍,從而使得設施農業種植的尖椒畝產比普通尖椒高出3倍多。以批發價2.5元每斤計算,畝產20000多斤的尖椒收成可達50000元。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產品的品相好、品質高,銷路好,公司的效益也跟著好了。”說到設施農業帶來的效益,林必玲滿臉堆笑。

        在林必玲所在的公司,記者看到鋼架大棚的四周附有防蟲網。據公司的技術員小俞介紹,防蟲網能很好的阻隔蟲源進入大棚,起到預防病菌的作用,降低作物生病的概率。

        除了防蟲網、地膜等一大批現代化栽培設施,該公司還引進微噴灌和地下滴灌。據小俞介紹,傳統農業通常采用漫灌形式,這種灌溉方式不僅浪費,還加大了作物生病的機率,部分的病菌是通過水源傳播的,而微噴灌的水流均勻,水柱細,能節約30%以上的灌溉成本,運用在瓜果類的地下滴灌更是設施農業的一大創舉。小俞說:“地下滴灌使技術員能很好的控制地表濕度和溫度,合理調配土地水肥比例,節水高達50%以上。”

        林必玲說:“科技真是個寶啊,它能為作物營造最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不僅提高了產品價值,降低了勞動成本,還是公司打響品牌戰的推動力。”

        擺脫靠天吃飯 做新型農民

        長期以來,福清市農戶都是沿著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發展蔬菜生產,以露地栽培為主,靠天吃飯,技術含量低。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民就是一群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頭都跟土地打交道的人。然而以江鏡鎮謝塘村謝文孝夫妻為代表的一群農民卻讓我們跌破眼鏡。

        每天上午8點,謝塘村謝文孝夫妻和村里的一些農民準時來到福清市大利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上班,他們不僅是大利公司的工人,還有個更為重要的角色,大利公司的“地主”。

        幾年前,謝文孝夫妻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以一畝每年600元價格出租自家的3畝多地,成了大利公司的“地主”,現在夫妻倆的年收入達3.5萬元。老謝說,“以前種田靠天吃飯,一畝收成不到2000元,扣除生產成本,幾乎沒有什么剩余,撫養3個小孩很艱苦,經常還得在農忙之余做點短工以貼補家用。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家里還蓋起了4層小洋樓。”

        在謝塘村,像謝文孝這樣的“地主”有1000多戶,他們以每年每畝600元的價格向大利公司農場流轉土地1000畝。據大利公司鄭龍民經理介紹,他的農場每年發給農民工資100多萬元。謝塘村黨委書記謝愛民告訴記者,所有參與土地流轉的村民必須憑身份證以實名制形式在鎮農村信用社開戶,辦理儲蓄卡,每年的土地租金都會按時打入每家儲蓄卡。

        在設施農業進程中,福清農民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他們擺脫了靠地吃飯的窘境,一躍成長為“地主+職工”的新型農民,收入有了保障,農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州樓盤高端化 春節前后有望強勁促銷       ·福建福安企業家返鄉踴躍投資建設      
      ·兩岸春運今開始福州機場邊檢五項措施便民       ·2009泉州134項產品獲福建名牌      
      ·福建開發區擴容 將新設泉州 漳州臺商投資區       ·去年福建省出口茶葉呈現量減價增態勢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激情网| 亚洲欧美偷自乱图片| xxxxx在线| 小雪老师又嫩又紧的| 九九热爱视频精品| 清早可以吃西瓜吗|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女偶像私下的y荡生活|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全彩本子里番调教仆人| 韩国午夜情深深免费|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卡通|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好吊色永久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欧美aaaaaa级爽激情会所|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免费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波多野结衣两部黑人mp4| 全彩侵犯熟睡的女同学本子|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