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及中西部" />
位于玉溪的云南沃森 范春榮 攝
12日,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于受讓河北大安制藥有限公司55%股權的公告;14日下午,沃森生物董事長李云春從繁忙的事務中抽身出來,面對記者,把這個對沃森下一個10年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的重大事項進行了詳細解讀:沃森收購大安制藥能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使沃森生物成為“疫苗+單抗+血液制品”的大生物戰略公司,標志著沃森從單純的疫苗研發生產企業到綜合性生物制藥企業的邁進。這是沃森繼上市之后,走出的關鍵一步;也是沃森下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對于5.29億元的收購價格,李云春認為“非常值”。
據介紹,生物制品按照類別可以分為預防用生物制品、治療用生物制品、診斷用生物制品3大類。預防用生物制品即疫苗;治療性生物制品包括:血液制品、單抗、重組蛋白類藥物等;目前沃森主要生產的疫苗產品就是用于預防疾病,而血液制品屬于治療制品。
作為血液的替代品,血液制品在一系列重大疾病的預防、治療及醫療急救等方面發揮著其他藥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擁有廣泛的市場前景。隨著近年來國內醫療水平的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和對血液制品認知度的提高,血液制品的臨床使用量不斷增加,市場容量在不斷增長,而作為血液制品行業原料的血漿采集量沒有同步提高,國內主要血液制品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血液制品均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我國幾家血液制品上市公司收入與利潤情況良好,市盈率水平明顯高于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與大安制藥的采漿能力和設計產能相當的博雅生物,2011年凈利潤達到了6500多萬元,可見,血液制品行業未來的盈利能力非常值得期待,也是生物制藥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據悉,全國目前有30多家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從2001年起國家不再批準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使其在高技術壁壘、高資金壁壘之下,又增加了一個高政策壁壘,這同時意味著要進入這個領域新批牌照是不可能了,只能通過收購進入。
病毒性疫苗的培養過程中需要使用人血白蛋白作為培養基的重要成分,部分病毒性疫苗成品中需要添加人血白蛋白作為保護劑,而在目前國內人血白蛋白非常緊缺的條件下,難以購買到足夠的人血白蛋白供病毒性疫苗研發、生產之用。
在制備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過程中,需對獻漿者分別用吸附破傷風疫苗、重組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進行免疫,而吸附破傷風疫苗、重組乙肝疫苗均為沃森生物研發臨床階段的品種。沃森生物疫苗研發的新疫苗將為大安制藥開發新型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新品種提供基礎。
沃森生物在疫苗研發、生產過程中已具備蛋白質大規模柱層析純化的技術和經驗,而國外血液制品巨頭凝血因子類產品均采用柱層析方法純化,沃森生物的大規模柱層析純化經驗將為大安制藥開發凝血因子類產品提供技術保障。
沃森收購大安
搭建資源整合平臺
“以5.29億元收購河北大安制藥55%的股權,是沃森除上市之外,最漂亮的一個動作,也是對進一步提速發展意義重大的一個項目。”沃森生物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黃鎮介紹,血液制品企業牌照的稀缺性,及血液制品與公司現有疫苗業務具有的協同性,是沃森決定收購大安的兩個重要原因。
黃鎮介紹,因為血液制品企業牌照的稀缺性,目前國內多家上市生物制藥企業都對其很感興趣,在激烈的競爭中,沃森憑借人才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最終勝出。
血液制品與公司疫苗業務具有協同性,收購大安后,沃森在病毒性疫苗研發、生產時必需的原料人血白蛋白能夠得到保障;沃森生物疫苗研發的新疫苗將為大安制藥開發新型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新品種提供基礎;沃森生物的大規模柱層析純化經驗將為大安制藥開發凝血因子類產品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大安制藥血液制品的銷售,將使沃森生物快速構建起治療性藥物銷售隊伍,迅速熟悉治療性藥物市場,從而為公司后續治療性單抗藥物上市儲備營銷人才。
黃鎮表示,沃森通過收購大安制藥快速進入血液制品行業,將進一步拓展公司產業鏈,使公司成為同時擁有疫苗、血液制品、單抗研發、生產、銷售的綜合性現代生物制藥企業。公司將充分發揮利用在生物制藥領域積累的先進研發、制造及其產業管理經驗,使大安制藥的血漿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和盈利能力,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協議簽訂之后,我們將注入一定資金,讓我們優秀的管理團隊進駐,使該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在恢復生產后,將在不超過一年的時間就能實現盈利。” 李云春表示,在獲得生產血液制品企業牌照后,沃森將吸引國內優秀的血液制品方面的人才,進一步推動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張敏段毅)
·新聞鏈接·
大安制藥是河北省唯一一家擁有單采血漿站的血液制品企業,并擁有年處理能力達200噸血漿的GMP生產車間。目前大安制藥已經完成3個單采血漿站的設立,均已依法獲得單采血漿許可證,開展采漿工作。另外,還有2個單采血漿站正在籌建過程中。大安制藥已獲得包括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4個品種22個規格的藥品生產批準文號。目前,上述產品因異地建廠以及生產工藝變更原因從2007年至今暫停生產,處于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申報生產工藝變更補充申請階段。今年1~8月,大安制藥的凈利潤為-27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