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省經濟呈現平穩較快、低開高走態勢,工業生產增速逐月加快,投資保持高速增長,消費品市場較快發展。初步測算,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GDP)1934.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2.51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1125.62億元,增長16.7%;第三產業增加值656.52億元,增長9.2%。7月27日上午,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省統計局長樊懷玉通報了2011年上半年我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就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解答。
夏糧產量下降
對糧價影響不大
數字:全省夏糧播種面積1548.39萬畝,比去年下降1.99%;預計夏糧產量317萬噸,下降4.18%。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11.2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
分析:今年以來,夏糧播種面積有所減少。今春,在春小麥播種,冬小麥成長、收獲時期,省內很多地方都遭遇了干旱,這使得夏糧產量有所下降。我省8月左右會迎來一個降雨期,同時,今年省內秋糧種植面積擴大,再加上我省農業推廣新的種植技術,讓土地保墑保溫,這些方面都會增加糧食產量。我省夏糧減產對糧食價格影響并不大。
投資 消費 進出口
三駕“馬車”拉升GDP
數字:上半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90.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7.5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6.29個百分點。全省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27.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3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6.6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82.71億元,增長51.74%;非農戶項目投資完成144.79億元,增長60.77%。
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1.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0%。全省批零住餐業實現銷售額(營業額)2084.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6%。
分析:無論是實際效應還是數據顯示,都可以看出,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是拉升GDP的主要動力。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做大做強甘肅經濟發展這塊蛋糕,從而做到利益全社會共享。在國家吹響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后,全省各市州出現了競相發展的良好勢頭,使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59%。在農業方面,中央、省1號文件的落實,增加農業方面的投資,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都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在基礎設施方面,無論是交通、通信還是醫療保障、水利工程等項目的建設,投資都在加速增長,這將加快改變我們的居住環境和城市面貌;在制造業方面,特別是有色冶金等支柱產業,明顯地加大了投資力度,必將有利于今后經濟發展,有力支持甘肅經濟的快速發展。
CPI同比上漲6.7%
食品類“貢獻”最大
數字: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6.7%,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連續兩個月呈現環比下降態勢后有所反彈,6月份環比上漲0.4%。八大類商品價格呈現全面上漲態勢,食品類價格上漲12.7%,居住類價格上漲8.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5.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3.6%,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1.7%,煙酒類價格上漲1.5%,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1.0%,衣著類價格上漲0.9%。
分析:今年上半年,我省CPI同比上漲6.7%,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八大類商品價格全面上漲,尤以食品類價格漲幅居首,在食品類中,豬肉和植物油價格起到了拉升作用。二是翹尾因素影響。三是新漲價因素。其中食品類在八大類價格指數中漲幅居首。
上半年以來,豬肉價格上漲最厲害。
數字:上半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PPI)同比上漲13.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7%。其中,6月份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0%,漲幅均創年內新高。
分析: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的提高、人工成本的加大等是推高工業品出廠價格的主因。可以說,PPI上漲是柄雙刃劍,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我省工業有利,企業工業利潤將大幅上漲,另一方面,PPI上漲必然會傳感到CPI,從而影響百姓生活。下半年,隨著翹尾影響的減小、消化,再加上相關部門積極對食品價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農業的投放和扶持力度,確保農產品供應,預計價格總水平將穩中有降。(記者王星明 方言 孫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