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迎來歷史性時刻,公司市值超過五糧液,躍居業內第二。洋河創造的奇跡,正是江蘇宿遷四大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一個縮影。2011年,該市釀酒食品、紡織服裝、林木加工、機械電子四大百億元級產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911.34億元,同比增長43.5%,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4.4%。四大產業已成為宿遷工業經濟發展的“四個輪子”,強力推動著宿遷跨越前行。
“四大產業聚集度和競爭力同步提高,是力促轉型的結果。傳統產業必須加速向技術高新化、管理現代化、品牌高端化方向發展。實踐證明,宿遷對‘四大支柱’發展的定位明晰,收效明顯。”宿遷市委書記繆瑞林說。
為更好地規劃引導全市產業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宿遷市委、市政府早在“十一五”末便編制了釀酒食品、紡織服裝、林木加工等八大重點產業振興規劃。爭取到2015年,釀酒食品、紡織服裝、新興產業銷售收入分別超1000億元,林木加工、機械電子、現代物流產業銷售收入分別超500億元。
宿遷市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四大產業得到提升發展,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初步形成,釀酒食品業便是突出代表。白酒業已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洋河和雙溝兩個鎮區的釀酒產業集群被批準為省級產業集群。宿遷市在洋河鎮按300億元酒業規模、雙溝鎮按200億元酒業規模,分別規劃了10平方公里和5平方公里用于建設集釀酒、旅游、商業、文化為一體的高層次產業園。同時,在娃哈哈、匯源、蒙牛、嘉士利、龍嫂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的引領下,全市食品飲料業異軍突起,快速集聚。
為了盡快實現“四大支柱”提檔升級,宿遷堅持巧借外力,“四大產業”也正在實現脫胎換骨式的轉變。在近年的招商引資中,該市盯住招引大項目,盡快促使產業升級轉型。投資45億元的翔盛粘膠、投資40億元的恒力工業園、投資16.5億元的海欣申禾等一批龍頭型紡織服裝企業相繼建成投產;投資超億元的三鼎織帶、新康輝實業、寶娜斯針織等一大批紡織項目逐步投產達效……
宿遷從加快人才集聚入手,大力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籌資3億元,啟動建設了包括生物釀酒、膜材料、機械電子、生態紡織、林木加工等在內的八大產業技術研究院。最終實現“建一個研發機構、集聚一批高層人才、配套一個孵化基地、支撐一個產業升級、帶出一片企業集群”的戰略目標。
宿遷市市長藍紹敏在談到四大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時說,要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以創新引領產業提升,以人才支撐產業發展。 (記者 薛海燕 趙正蘭 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