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財政部宣布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空調推廣啟動,中央財政每臺家電補貼最高達400元。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差別化”補貼政策涉及的具體品類和標準,明確地傳遞出了中央財政加大力度支持家電、汽車等制造類產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導向,也反映了中央當前更為注重在“穩增長”政策實施過程中要實現“調結構”、“轉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補貼政策反映出財政政策引導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與以往對家電、汽車等消費品的補貼種類不同,這次政策更加明確了“綠色節能”產品的標準和范圍,尤其是對產品能效標準的要求提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財政部明確,此次支持推廣的高效節能平板電視為耗能最低的能效1級產品,支持推廣的高效節能空調的能效等級也要求在2級及以上。有關行業分析師認為,這對企業的短期盈利和長遠戰略都將產生利好影響。更為重要的是,此類鼓勵“綠色節能”的政策將有效引導和支持企業形成更為科學的長遠經營策略,促使他們加大對節能產品的技術創新投入,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從而加速實現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始于2009年的幾輪補貼政策已對家電消費產生了明顯的拉動作用。商務部網站數據披露,截至2012年4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41億臺,實現銷售額5674.9億元,發放補貼661.9億元。除此之外,去年年底到期的以舊換新政策也為家電行業帶來豐厚收益。商務部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1年政府累計向各地預撥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資金約300億元,銷售家電9248萬臺,銷售金額達到3420億元。
從穩增長的角度來說,在國內投資下滑、出口短期難以恢復的情況下,擴大消費內需成為一劑良藥,加之當前正是保障性住房建設推進時期,因此,分析師預計,家電類消費有望迎來一個高峰。(記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