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4月CPI的數據符合市場預測,實現年內將CPI控制在4%的目標可能性很大,但他同時指出宏觀調控不能放松。
趙錫軍說:“維持價格穩定因素的作用在增加,翹尾因素的作用在減弱。而宏觀調控中,穩定的貨幣政策一直沒有放松,這一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他認為,CPI能夠控制下來,主要是宏觀調控的結果,而需求放緩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前,水價、電價等資源產品相繼推出價格改革。對此,趙錫軍認為,其能否推動CPI取決于需求的膨脹與否。“定價機制靈活意味著更加市場化,供求影響價格的因素更加明顯。價格改革不會直接推動CPI上升,但是價格波動的可能性加大。也就是說,只要需求有波動,價格會立刻上漲。”
目前,我國進口幾乎停滯,出口連續數月增速回落,國內投資需求也在減速。當前宏觀經濟整體形勢不樂觀,政策放松的預期也更加強烈。近日,央行發報告稱回購成流動性管理成為首選,但市場仍預測本月可能降準以刺激經濟。
對此,趙錫軍并不認同。他認為,目前流動性并非出于非常緊張的局面。“從信貸方面講,對信貸的投放并沒有減少很多。市場整體的流動性并沒有緊張到各家銀行缺錢的地步。”趙錫軍說,“目前企業的投資積極性不高,這并非是流動性的問題,而是市場需求的問題。”他指出,近期降準的可能性不大,降準并非為了降準而降準,是要解決具體問題的。“如果企業自身沒有好的市場和項目,再給它錢它也不能花出去。”
最后他指出,今年要實現提出將CPI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可能性非常大。但他同時強調,宏觀調控不能放松,一旦放松,價格馬上就會反彈。(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