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林:我國劉易斯第二轉折點或提前到來

      時間:2012-03-27 09:0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率為零或很低的第一階段,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率上升但仍低于非農產業的第二階段,農村剩余勞動力基本轉移完畢、農業勞動力和非農勞動力的邊際產出基本相同的第三階段。

        “劉易斯轉折點”是判定經濟發展階段和勞動力轉移形勢的一個重要標志。劉易斯在其提出的二元經濟模型中指出,許多發展中國家存在著兩個相差甚遠的經濟部門:即現代化的工業部門和傳統的農業部門,前者主要集中在城市,擁有大量的資本,勞動生產率相對比較高;而后者主要在廣大農村,勞動生產率極其低下,農民只能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只要工業部門能夠提供稍大于維持農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資,農業部門剩余勞動力就會持續向工業部門轉移,為工業部門的擴張提供無限的勞動力供給。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剩余勞動力消失為止。到了農村沒有剩余勞動力時,將出現勞動力由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這一轉折點被稱為“劉易斯拐點”。

        實際上“劉易斯轉折點”的到來不是突然的,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在拓展的劉易斯模型中,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率為零或很低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農村勞動力對非農產業具有無限供給的彈性;隨著非農產業擴張和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經濟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率上升,但仍然低于非農產業,這一階段持續的勞動力轉移將導致工資上漲;第三階段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基本轉移完畢,農業勞動力和非農勞動力的邊際產出基本相同(或者說,傳統農業部門與現代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大體相當),在這一階段,二元經濟基本消除。

        上述過程有兩個關鍵性的轉折點:劉易斯第一轉折點,是從第一個階段向第二個階段的轉換,也就是勞動力供給從無限剩余轉向有限剩余的階段;劉易斯第二轉折點,是從第二個階段向第三個階段的轉換,也就是有限剩余的勞動力被完全吸收殆盡。從第一轉折點到第二轉折點的時間,就是劉易斯轉折階段。

        從一些國家的經驗來看,劉易斯轉折階段需要經過數十年的時間,但后發國家的這個跨越時期有顯著縮短的趨勢。美英等國大約經歷了六十年到七十年的時間,而日本和韓國大約用了接近二十年的時間。在劉易斯轉折階段,除了普通勞動力工資的持續快速上漲,日本、韓國在城鎮化率、農業就業比重等方面也出現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完成劉易斯轉折時城鎮化率都高于60%、農業就業比重都低于20%等。

        劉易斯轉折階段總體進程的國際比較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劉易斯第一轉折點,預期到2025年-2030年期間,我國將基本完成勞動力轉移,到達劉易斯第二轉折點,進入二元經濟徹底終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

        自2004年開始,首先在珠三角地區出現“民工荒”現象,以后幾年“民工荒”現象愈演愈烈,到2010年前后,不僅是東部地區,甚至中西部地區也開始出現招工難現象。我國正在經歷著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到出現短缺的轉變,目前已經進入了“劉易斯第一轉折點”。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的情況與日、韓開始進入第一個劉易斯轉折點的情況尚有差距,產業結構變動提前而就業結構、城鄉結構和城鄉居民收入均衡程度都滯后。

        結合相關理論和國際經驗,我國劉易斯第二轉折點到來時間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程度。根據目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供應特點,采用DRC-CGE模型對新增勞動力轉移進行供求模擬,結果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新增轉移勞動力大約在800萬人-950萬人之間,2016年-2020年每年約為600萬人-750萬人,而2021年-2025年間約為500萬人-600萬人,2030年前每年新增轉移勞動力約400萬人。這其中包括了通過上大學等途徑實現的勞動力轉移,農民工轉移總量少于轉移人數總量。根據模擬結果,“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將新增農民工500萬人-600萬人,“十三五”期間為350萬人-450萬人,2020年-2030年間每年新增200萬人-300萬人,到2028年前后農民工累計將達到2.9億人。

        根據模擬結果,預計到2020年農業從業人員約在2.14億人,到2025年將減少到1.85億人左右,到2030年將減少到1.6億人左右。而一般估計我國農業需要的勞動力數量為1.8億—1.9億。也就是說,2025年—2030年我國剩余勞動力轉移將基本完成。

        二是農業就業的比重。經濟增長將帶來非農勞動力就業的持續增長。根據DRC—CGE模型的模擬結果,中長期內我國農村勞動力仍將持續向二三產業轉移。預計到2025年,農業從業人員將減少到1.85億人左右,占全部就業人員比重約24%;到2030年減少到1.6億人左右,占全部從業人員比重21%左右,接近日韓兩國到達劉易斯第二轉折點時期的水平。

        三是城鎮化水平。根據國際經驗并結合我國特點,預計我國城市化水平的峰值在70%—75%之間。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預計到2020年之后我國城市化率才可能超過60%,接近日韓兩國到達劉易斯第二轉折點時期的城鎮化率水平。

        基于上面的分析,從理論上來看,預期到2025年—2030年期間,我國將基本完成勞動力轉移,到達劉易斯第二轉折點,進入二元經濟徹底終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

        我國劉易斯第二轉折點有可能提前到來

        目前,我國有效剩余勞動力規模已經很小,預計農村有效剩余勞動力將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實現轉移,這些都可能使我國劉易斯第二轉折點提前到來。

        1.我國有效剩余勞動力規模已經很小。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的估算,雖然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總量還有1億人左右,但其中有6500萬左右是40歲以上的人口,不是有效剩余勞動力。農村剩余勞動力中真正可外出務工的只有不到3500萬人,也就是說農村有效剩余勞動力只有3500萬人左右。由于對不同年齡勞動力的需求量不同,而不同年齡勞動力之間又不可能完全替代,因而僅僅增加就業總量,未必能解決特定年齡群鄉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反而可能在某些年齡群的鄉村勞動力(例如中老年勞動力)依然剩余的情況下,造成另外一些年齡群的勞動力(例如30歲以下勞動力或技工)供不應求。

        2.農村有效剩余勞動力將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實現轉移。

        “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鄉新增勞動力約4000萬人,其中農村新增勞動力約2000萬人(假定農村新增勞動力占全國的50%左右)。另一方面,農村轉移勞動力將增加約4300萬人,扣除農村新增勞動力(從實際情況來看,可以假定新增勞動力全部外出就業),存量轉移約2300萬人(4300-2000=2300),則“十二五”末期有效剩余勞動力僅有1200萬人 (3500-2300=1200),按照常規的轉移速度,這些有效剩余勞動力將在“十三五”中期轉移完畢。也就是說,我國劉易斯第二轉折點實際上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來到,2020年前我國將可能完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劉易斯轉折進程。這也意味著,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里,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普通勞動力工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這對于我國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都具有重大意義。

        (金三林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第九页 |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 五月天丁香在线| 欧美粗大猛烈老熟妇|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天天视频天天爽|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免费99热在线观看| 骚虎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一线在线观看全集免费高清中文|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语|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网| 欧美最猛性xxxxx69交|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美女被爆羞羞网站在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扁豆传媒网站免费进入|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欧美高清熟妇啪啪内射不卡自拍|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