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產的將大力發展,面向生活的將規范提升
記者日前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經過兩輪討論后,《“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基本框架已形成。目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九部委正對《規劃》草案作進一步調研和論證,而后在今年四季度公布。
據透露,《規劃》已敲定兩條主線八大方向。一是要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二是要規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務業,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家庭服務業、旅游業、體育產業等。
《規劃》指出,2015年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要從目前的42.6%提高到47%,提高4個百分點。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2015年GDP規模將達到55.8萬億人民幣,第三產業的產值規模屆時將達到26萬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9%,明顯高于同期預期7%的GDP增長率,高于同期農業和第二產業5.5%左右的復合增長率。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突出了五年規劃的宏觀性、戰略性、指導性和操作性!兑巹潯访鞔_提出,要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深刻理解加快發展服務業對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戰略意義,適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要求,全力推進我國服務業現代化進程,開創服務業大發展的新局面。
“在未來十年,我國有可能從現在的人均GDP4000美元提升到1萬美元左右,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未來我們的發展空間在哪里?如果僅僅靠第二產業,這不現實也不應該,因為第二產業是一個高耗能、高耗資源的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中國進入后工業化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其關系到現代產業體系的完整和效率!眹鴦赵貉芯渴夜そ毁Q易司司長唐元說。
《規劃》表示,生產性服務業是特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是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一般出現在工業化后期階段。在內容上,主要指除金融業之外的信息服務、研發服務、物流業、商業服務和技術支持服務業。
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門專家認為,當前在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偏低,隨著政府推動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生產性服務業由于具有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特點,將獲得較大的發展機遇,“十二五”期末的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5.8萬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信息服務、研發服務、物流服務和技術支持服務將面臨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