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仍可帶奶粉回國自用
新西蘭稱嚴打非法郵寄奶粉“非新政” 代購者稱或掛靠出口商應對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表示,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與新西蘭海關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聯合開展行動打擊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的行為,這意味著包括網絡代購都在該國“嚴打”之列。記者昨日了解到,有部分奶粉代購網店聲稱近日新西蘭EMS受阻只能暫停發貨,不過實體店“行貨”未受影響。而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聯絡人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采訪時澄清,有關政策并非“新政”,中國游客如果攜帶奶粉回國自用并不會認為非法。
禁令:
非法代購最高罰30萬新西蘭元
“一切將奶制品帶離新西蘭本土的行為都被視為輸出,包括網購及親友贈送等渠道,而只有在初級產業部注冊備案的出口商才有資格輸出包括嬰兒配方奶粉在內的奶制品。”質檢總局在官網的一份通報中稱。
按照質檢總局的解讀,這意味著除代理商進口之外其他途徑輸往中國的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都在此次嚴打活動的范圍內,包括網絡代購。質檢總局動植司提醒國內消費者“謹慎選擇經郵寄途徑進境的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避免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據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給出的數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通過郵寄等方式運往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消費市場,總貨值已超過1.5億元新西蘭元(約合7.5億元人民幣)并仍在快速增長。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與新西蘭海關同時宣布,將對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的公司和個人處以最高30萬新西蘭元和5萬新西蘭元(1新西蘭元約折合5.1元人民幣)的處罰,并酌情決定是否對其提出指控。
進展:
有網店稱EMS暫停收貨
“代購生意會變得難做。”昨日,一位從事中新營養品業務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下一步新西蘭當局還有可能陸續出臺新措施,規范標簽上“新西蘭原裝進口”產品。
昨日,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有超過20家銷售新西蘭奶粉的網店表示“暫停發貨”。一家網店公告稱,10月1日新西蘭加強要求,需要超市、機場等相關單位的倉庫全部必須取得食品安全倉儲證書。而到了10月6日,“很無奈地通知大家,暫時連國際EMS都已經停發”。另一家新西蘭奶粉代購店則稱,公司已獲新西蘭官方批準出口乳制品,并且上傳了證照。
有關政策暫未影響實體店的供應。昨日記者在人民路一帶多家母嬰店看到,上述品牌奶粉仍在促銷,1階段每罐定價為230元,有的店打出買6罐減100元作招徠,也有的買2罐就送洗滌用品。
一位自5年前就從事海外奶粉代購的人士張靜(化名)昨日對本報說,奶粉代購已發展成“私人代購”與“代購商城”兩類。其價格成本構成是“當地產品價+消費稅+代購服務費8%+國際運費(30元/罐)×匯率”,新西蘭一罐奶粉售價是14~36新西蘭元,在中國能賣180~215元,利潤依然可觀,她相信代購商仍將在“新政”下找到應對方法,如掛靠出口商或采取“螞蟻搬家”方式。
獨家采訪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聯絡人
“政策始終如一”
對于突然推出“嚴打”措施,在接受本報獨家采訪時新西蘭初級產業部聯絡人Josie Vidal透過郵件表示,對于違反規定者將采取“適當行動”應對。
廣州日報:為何要作出限制奶粉非法出口的政策?
Josie Vidal:這個政策其實始終如一。根據新西蘭法律(動物產品法案,1999年),只有注冊的出口商才有資格出口乳制品,包括像配方奶粉這樣的產品。任何人違反新西蘭乳制品出口規定,郵寄或運送配方奶粉出境,他們就算是非法經營并處身正規出口供應鏈之外。
我們也意識到部分人可能不知自己已涉非法出口,所以我們再提醒大家要搞清楚自己的責任,否則我們將采取適當行動應對。
廣州日報:出境到新西蘭的中國人購買奶粉帶回國,是否在打擊之列?
Josie Vidal:對那些到新西蘭旅游并回到中國的人來說,他們無需成為注冊出口商。只要說明這些奶粉是自用或并非用于貿易用途,中國消費者可以在隨行行李中帶上奶粉。
廣州日報:哪些人是你們的“注冊出口商”?
Josie Vidal:我們已經在網站上(www.foodsafety.govt.nz)公布了名單。(記者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