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再工業化”:機器人威脅中國制造

      時間:2012-07-10 09:11   來源:中國青年報

        美國佐治亞洲的一家服裝技術公司即將推出“機器人裁縫”。

        據稱這項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技術革新,能徹底改變“美國制造”的命運——它的成本更低,從而可以打敗“中國制造”。美國由此可以扭轉每年用1000億美元逆差從中國、越南等地進口服裝的尷尬。

        由電腦控制的自動縫紉機可以替代人工,“一針一線”縫制設計好的衣服,生產線上將看不到人。這代表了金融危機后美國“再工業化”的主要方向。有人稱之為“自動化革命”,或“機器人革命”。

        這家服裝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迪克森說,“自動化機器能讓手機、電腦和電視的生產重返美國”。

        《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機器人發展目前已進入多方面應用的階段,包括運用在醫療手術和制造業,“由于機器人不用睡覺、休假、分心,也不會要求加薪,最終機器人將會比人力勞動成本便宜”。

        他們進而預測,由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字化制造促成的這場新型產業革命,讓美國企業可以就地設立店家,創造各種產品,“美國的機器人不久就可以直接和中國勞工競爭”。

        對于本來就陷入工資成本上升、原料價格上漲、出口訂單萎縮的“低利潤陷阱”的中國企業而言,這不是個好消息。人與人競爭,可以依靠吃苦耐勞、少掙多干;可人與機器競爭,這些優勢恐怕就不復存在了。

        有人提出疑問:機器人會殺死中國制造嗎?

        圍堵“中國制造”

        用“機器人”打敗“人”,是美國“再工業化”戰略的方法之一。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奧巴馬總統以及許多美國企業家,都在呼吁要“重新回歸制造業”,并宣稱未來20年將通過發展高端制造業,重構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

        美國由“去工業化”到“再工業化”的轉變,絕不是簡單回歸“美國制造”,而是為了搶占新一輪科技和產業競爭制高點。

        經過金融危機后的反思,美國人已經認識到長期“外包”政策,導致國內產業空心化,造成諸多社會弊病。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楊建文認為,發達國家終于搞明白了,高新技術和金融雖然能賺錢,但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而且門檻較高,因此廣大的社會中下層難以從經濟發展中獲益,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失業率高,引發激烈的社會矛盾與動蕩。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包”的全球化分工,也逐漸顯露弊端。長期依靠廉價勞動力生產雖然造就了“世界工廠”,但低工資運行的模式越來越走不下去了,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凸顯。

        “外包”模式同時激化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內部矛盾,提高收入成為各國民眾的共同訴求。但是,受制于人力成本的限制,發達國家顯然不可能重新拿回那些“低利潤環節的制造業”,他們必須繼續“向高端進軍”,通過顛覆性的技術革新,把那些流失的傳統制造業“搶回來”。

        楊建文稱,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是通過搶占國際市場來實現的,通過政治、經濟、外交、軍事、貿易手段綜合運用,打組合拳,重心是攻市場占有額,從而帶動國內廠商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再帶動就業率提高,社會矛盾減緩。”

        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盟區成員國在緊迫形勢下就“再工業化”也正在達成一致。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塔加尼最近說,歐洲正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要把這次危機轉化成機遇,就必須重振歐洲工業,因為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要貢獻者。

        歐盟委員會由此提出“新工業革命”理念,強調技術創新、結構改革,改變碳氫化合物為主的能源結構,更有效和可持續地利用資源,同時大力推進新的生產方式——包括機器人、數字技術、先進材料、可循環能源等新興產業。

        “這將對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形成圍堵之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在此前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歐美等國正在借“再工業化”重新搭起貿易壁壘,并且通過碳稅、勞工標準、社會責任等規則,重奪國際產業競爭主導權。

        他認為,前有發達國家搶占高端制造業,后有新興國家承接中低端制造業轉移,“中國制造”長期依賴的低成本的比較優勢逐步削弱,新的競爭優勢卻尚未形成。

        據統計,以制造業人員平均工資為例,目前越南大約是每月1000元人民幣,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國東部沿海已經達到2500元至3000元。典型案例是,中國一度是耐克品牌最大的全球制造基地,生產了40%的耐克鞋,但目前越南超過中國成為耐克最大生產基地。

        用“機器人”武裝中國制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國內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公司已經宣布,將在3年內啟用100萬臺工業機器人,主要目的是用于控制成本。他們甚至在山西晉城投資了機器人工業園,干脆自己生產工業機器人。

        自從“跳樓”事件發生后,該公司已多次上調一線員工工資,并且在內陸省份擴建工廠。富士康在內地雇傭的工人超過100萬,按計劃未來工業機器人的數量將不少于工人。

        據分析,富士康目前使用的“低端機器人”——機械臂,每個成本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這種機械臂能夠24小時連續工作,工作時間是普通工人的三倍。按照富士康普通工人年薪約為3萬~4萬元算,機械臂的成本,相當于雇用三個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這樣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之后就能創造利潤。

        業內人士稱,中國勞動力工資不斷上漲推高了“中國制造”的成本,而“機器人計劃”如果實施成功,可能使富士康公司得以“突破對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實現“全球化戰略”。富士康已明確在巴西投資120億美元建廠,同時在越南和印度也已開始布局。

        因管理過于嚴苛而被廣為詬病的郭臺銘,計劃用“機器人戰略”來徹底改變富士康企業形象。他說,“我們希望人不再被機器控制,而是人來控制機器,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讓員工解放出來。”

        的確,對于組裝加工蘋果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言,在拋光、打磨、鐳射打標、焊接、噴涂等多個環節上,智能化的機器人能夠干得比人類更出色,它們也更適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險環境中作業。

        這應該是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中國要成為制造業王國,成敗之舉在于把人口紅利變為頭腦紅利。”郭臺銘公開表示,隨著機器人的投產使用,人力將被轉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那些不喜歡枯燥勞作的80后、90后年輕員工,會去學習操控機器人軟件、應用和維修,并變為機器人的應用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

        看樣子用機器人武裝“中國制造”的速度并不比美歐國家慢。2008年勞工成本上升,工業機器人開始在制造環節嶄露頭角,當年中國銷售達到7500臺,其數量是前24年銷售總量的三分之一。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曰批免费视频观看40分钟|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麻豆porno|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高清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网红在线观看| m.jizz4.com| 日韩专区第一页|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做夜欢视频九色| 黑人操亚洲美女|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免费网站| 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电影在线|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毛片| 青青草在视线频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 久久免费看黄a级毛片|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一级毛片aa高清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黄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视频中国|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荡公乱妇hd在线| 国产浮力第一页草草影院|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www亚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