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信息濟南4月18日電(記者袁軍寶 張旭東)我國是日本最大的進口貿易伙伴,農副產品中雞肉制品、蔬菜近半數來自我國,海產品也有很大比例來自我國。日本大地震初期,受交通及供電不暢影響使我國農產品對日出口曾嚴重受阻,但近日這一市場狀況已悄然改變。
位于山東省膠州市的青島恒孚食品有限公司從事冷凍蔬菜加工,產品100%出口,其中,出口日本的比例占60%左右。公司總經理王吉杰告訴記者:“我們公司與日本的訂單都是一年一簽,但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不久,有一半客戶要求提前完成訂單,還有許多之前沒有談成的客戶最近也與我們簽了合同,新加訂單大概能有去年的30%,合同額150萬美元左右。”
記者采訪發(fā)現,為滿足暴增的訂單需求,一些公司已開始擴大規(guī)模、加大生產。青島恒孚食品有限公司近日緊急雇傭了50余名工人,公司人數增加至150余人。“原來我們公司沒有夜班,現在是早、中、晚三班倒著干。”王吉杰說。
記者采訪發(fā)現,農副產品特別是海產品訂單大幅增加,不僅有對日出口增加的因素,也有國內需求回升及其他國家因日本水產品出口受阻轉移來的需求,多重因素導致的需求增加,加大了一些產品價格上漲的壓力。
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次核泄漏事故影響深遠的是海產品產業(yè)。考慮到日本有近三分之一的海水漁業(yè)資源被污染,我國海產品有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替代日本向歐美國家出口,如果海產品出口能趁機抓住市場,保證質量,全球海產品貿易格局或將因此改變。
山東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副處長潘靜波認為,從目前許多企業(yè)反映出口訂單增加情況來看,二季度山東農產品對日出口肯定要增加,目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增加出口的同時,保證產品的質量。
中國海洋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洪濱表示,我國海產品要想長遠擴大市場,質量和產業(yè)結構提升是最關鍵的因素,不能因短期利益損害長遠發(fā)展。此外,我國養(yǎng)殖業(yè)應不斷從灘涂養(yǎng)殖向海洋牧場方向發(fā)展,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利用海洋資源,而且能使海產品更生態(tài)、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