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沃爾瑪聯合花旗銀行再推環保購物袋,萬余只環保購物袋免費向放棄使用塑料袋的消費者贈送。但業內人士表示,從根本上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還需政府立法來進行統一規定和制約。
上周六上午10點,記者在沃爾瑪宣武門店看到,幾乎每位顧客結賬后都選擇使用無紡布質地的環保購物袋,短短1個小時,該店配備的1000只環保購物袋就被派發一空。按平均每位顧客使用3只塑料袋計算,使用環保購物袋則可節省近3000只塑料袋。超市經理告訴記者,平時該店每天的客流量在9000至13000人左右,主動放棄使用塑料袋的消費者僅有1%。
此前,為了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沃爾瑪和家樂福等超市都曾推出過收費環保購物袋,但是收效甚微。而北京某大型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店一個月塑料袋的用量高達70萬只左右,平均每天用兩三萬個塑料袋是很平常的事。“真正杜絕白色污染還需要政府牽頭立法對塑料袋收費。”沃爾瑪宣武門店有關負責人表示。家樂福方面也表示,如果北京出臺針對塑料袋有償服務的強制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麥德龍、萬客隆、宜家等企業目前都已實行有償提供塑料袋的制度,但多數商家仍擔心客源流失而不敢輕易對塑料袋收費。“超市對塑料袋進行收費,恐怕誰也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家本土品牌超市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
就在塑料袋是否收費這場拉鋸戰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深圳市政府法制辦率先公布《深圳經濟特區環境保護條例(修改草案稿)》并公開征求意見,以“立法”的形式遏制“白色污染”。據該條例草案,在深圳市范圍內將實行消費者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制度,商家如果向消費者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將面臨被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這也引得京城一些商家紛紛呼吁政府出臺規定,通過有償提供塑料袋等方式來促環保。 (王曉鷗)
專家觀點
塑料袋替代品更重要
對此,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表示,政府出臺政策新規時要經過系統的考察和論證,對抗白色污染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種可以替代塑料袋的方法,而不是單純的對其收費。商家呼吁政府立法在某種程度上則是出于對自身的考慮,所以倡導對塑料袋進行收費和引導消費者改變生活方式應該并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