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3日電 23日上午,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就“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跟網友交流時表示,因為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
張曉強表示,因為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比如說縣級市昆山,昆山的地方生產總值去年是2500億,它的財力非常強大。但是西北貧困的地方,很多財政都需要靠轉移支付。所以說我們要因地制宜,不是說不論條件,中國2800個縣區都要搞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個要區別對待。
張曉強指出,我們至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考慮,一個是更多的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和相關的資金支持,國家有哪些資金支持,有哪些是扶持政策。其次是調動多個積極性,除了中央的,還有省市和金融機構,特別是省市在安排這種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金方面,它對本地比較熟悉,了解其比較優勢是什么,發展的首位產業是什么,在這方面可能安排的比較大一些。我想,金融資金肯定選擇條件好、發展前景好的,這種情況下怎么能夠和金融機構有更密切的溝通和了解,這種情況下再結合地方的實際,還是能夠有一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