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宮”到“故鄉(xiāng)”:兩岸文物交流20年紀事

      時間:2012-12-20 16:31   來源:新華網(wǎng)

        1987年11月,臺灣紅十字組織開始受理民眾回鄉(xiāng)探親。隨著兩岸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文化“尋根熱”也在島內(nèi)升溫,“放行”大陸文物珍寶赴臺展出,成為臺灣各界的熱切期盼。

        1992年12月初的一天,數(shù)百位媒體記者、各界人士云集臺北桃園機場,等待一架載有“貴客”的華航飛機抵達。機內(nèi)載有秦陵兵馬俑、滿城漢墓金縷玉衣等在內(nèi)的110件大陸珍貴文物。它們從陜西、河北等地先匯集北京,再取道香港抵達臺灣。

        “我非常激動,非常緊張,就像要見情人一樣,因為已經(jīng)心儀已久!”在機場,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林叔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哽咽了。

        以兵馬俑和金縷玉衣為主題的“大陸古物珍寶展”,于當年12月5日在臺北外雙溪的玉山莊藝術(shù)館開幕。兩岸文物界隔絕40余年后的這一“破冰之旅”,拉開了兩岸文物交流的序幕。

        “之所以選擇這兩部分文物,是因為它們最符合這次展覽的定位——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最具觀賞價值的傳世珍寶。”參與籌展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許青松許回憶說。

        展覽持續(xù)了6個月,轟動一時,共吸引了38萬人次的臺灣同胞前來觀展,還包括張學良夫婦、蔣緯國、李煥、郝伯村、吳伯雄、辜振甫等臺灣名流。

        20年前的盛況,許青松歷歷在目。他說:“這次展覽的最大意義,在于向臺灣同胞宣示了一個莊嚴的立場,那就是:兩岸中華文物為兩岸中國人所共有,為兩岸中國人所共保,亦為兩岸中國人所共享。”

        通過這次展覽,大陸文物專家與臺灣文物界一些重量級人物建立了友情與信任,為今后兩岸文物交流埋下伏筆。

        其中一位是臺灣“中研院史語所”殷墟研究泰斗石璋如先生。在許青松等大陸專家受邀到“史語所”演講時,年屆九旬的石璋如先生從頭聽到尾。當聽說大陸殷墟考古有新進展時,他特別興奮,請求大陸專家?guī)椭峁┫嚓P(guān)資料。許青松等經(jīng)多方努力,滿足了老人的愿望。

        石璋如和李濟、董作賓等甲骨文研究大家一樣,去了臺灣后,就再也沒能回到殷墟。但有著共同歷史情懷的兩岸殷墟研究者,一旦“牽手”便成知音。

        “太陽剛剛照進樹梢,時光便進入黃昏。清風吹過,甲骨文就誕生在洹河河畔。”2005年9月,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項目的殷墟博物館落成。由董作賓先生用甲骨文撰寫的詩句鐫刻在了博物館入口。

        “聽說博物館需要,董作賓先生在臺灣的家人,專程寄來了這兩句詩文原跡的放大照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唐際根說。

        2010年,由社科院考古所提出的兩岸殷墟手工業(yè)研究,獲得了臺灣蔣經(jīng)國基金會的資金支持。“這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課題,卻是兩岸殷墟學術(shù)合作的開始。”唐際根說。

        今年10月,“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shù)特展在臺北故宮開幕。分藏于臺灣和大陸的武丁王陵文物和他的妻子婦好墓文物,首次合璧展出。臺灣媒體用“跨越三千年的愛情”,道出兩岸殷墟研究的情與緣。

        1992年的大陸文物赴臺首展,將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也“拉入”了兩岸文物交流的行列。

        “當時兩岸故宮尚處在‘不接觸’的狀態(tài),即使是兵馬俑這樣的高規(guī)格文物,也無法在臺北故宮展出。不過,秦院長卻常常以個人身份來到玉山莊藝術(shù)館,飽覽神往已久的珍貴文物。”許青松說,秦孝儀還多次提出,希望能提高兩岸文物交流的層級,讓大陸文物能到臺北故宮展出。

        此后不久,大陸文物專家受邀組團訪臺。在秦孝儀的安排下,居住在大陸的87歲的故宮古建專家單士元,與居住在臺灣的86歲的故宮文物專家那志良終于相見。這是自那志良1933年隨故宮文物“南遷”后,兩位老友首次相聚。

        1998年,那志良逝世,家屬根據(jù)其遺愿,將他留下的大批有關(guān)故宮文物“南遷”的史料捐贈給了北京故宮博物院。

        兩岸關(guān)系進入和平發(fā)展的新時期,兩岸故宮合作也打開了新局面。2009年初,兩岸故宮博物院院長實現(xiàn)了首次會面,并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至今,大陸方面已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過11個文物展,數(shù)百件國寶級文物與臺灣同胞見面,這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20年來,兩岸文物交流已不再是專業(yè)領(lǐng)域的交流與展示,而成為兩岸民間的精神表達。從這層意義上說,兩岸文物交流正在從‘故宮’走出,走向了‘故鄉(xiāng)’。”文化部兩岸文化研究基地常務(wù)副主任胡惠林說。(記者劉暢 姜辰蓉)

      編輯:吳曉寒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欧美|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美女被奶乳羞羞漫画在线|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国产在线观看色|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日本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被男人扒开腿猛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eeuss影院免费92242部| 最近2018中文字幕2019高清|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bd|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小东西几天没做怎么这么多水|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最好看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人人玩|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精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夜夜未满18勿进的爽影院| 国产限制级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高清小说|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补课老师让我cao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