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許氏族譜》演繹兩門千年親情

      時間:2013-08-05 08:43   來源:廈門日報

      《金門許氏族譜》演繹兩門千年親情

        詳載廈金許氏淵源的族譜。

        近日,首屆兩岸民間譜牒文化交流大會在泉州舉行,一部由金門兩代人歷五十余年編纂的《金門許氏族譜》在大會上亮相。這部四百多萬字的譜牒追溯了廈金許氏家族與廈門的淵源,以及該家族與閩南及祖地許昌的源流,涉及了閩臺重要的人文事跡,揭示了一段金門、廈門特殊的地理人文關系。本報記者專訪《許氏族譜》主纂人之一的許金龍先生,了解了一段由這部譜牒演繹的廈金血脈親緣故事。

        年輕立下夙愿,追尋許氏源流

        今年已82歲高齡的許金龍先生,這次來到廈門是為了把他和叔叔許嘉立先生歷經半個多世紀編纂而成的《金門許氏族譜》(又稱“金門縣珠浦許氏族譜”)作為一項廈金共享文化項目贈予有關部門。說到這部族譜的緣起,許先生感慨到,可謂歷盡周折見真情。

        原來,許金龍先生是原金門縣國民黨縣委書記。他出生在金門后湖,從小長輩就告訴他家在后湖,祖厝在珠浦。在他幼小的心靈里,他就對這個問題打了一個深深的問號:珠浦的祖先又是來自哪里的呢?

        許先生拿出一張后湖的老照片告訴我們,這是一張民國初年的后湖街照片,我們看到照片上的街景像極了廈門的開元路、大同路的老街面貌。許金龍先生說,不僅金門的街景許多地方和廈門相似,金門人說的話也是標準的同安腔,金門的許多許氏宗親就聚居在后湖一帶。但由于當時兩門不能來往,只能聽長輩偷偷告訴他們,許氏源自大陸河南許昌,至于金門后湖的開基祖,有的說祖先來自同安,有的說祖先來自漳州。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和年長他數(shù)歲的叔叔立志要重修族譜,那時他才三十來歲。

        許金龍先生告訴我們,為了追根尋源,他們叔侄兩個人默默耕耘了20年,由于對大陸的情況不甚了解,所以修譜的成效并不理想。但令他高興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兩岸民間可以往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祖國大陸,前往河南許昌尋找許氏的源頭。但就像許多修族譜的人的遭遇一樣,源頭好尋,支流難接。然而,自古就與金門淵源關系深厚的同安的許多熱心人士,則在他遇到難題的時候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祖地親人相助,族譜展現(xiàn)親情

        許金龍先生告訴我們,金門許氏根系同安,但修譜時才發(fā)現(xiàn)同安的許氏有著不同的根源,他到同安請教文史專家顏立水、姓氏專家許初水等專家時得知,早在西漢時期,漢武帝便派來自河南許州的左翊將軍許濙,率軍鎮(zhèn)守同安,至今流傳著 “未有同安縣,先有許督府”。位于同安三秀路的許督祠堂,是許氏先祖許濙的故居,成為了古同安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許濙后裔宋初遷至金門,現(xiàn)金門珠浦“許督祠堂”是從同安分爐過去的。

        唐朝末年,將軍許愛,自河南入閩,鎮(zhèn)守漳泉二州,其子孫也在同安繁衍,自成支系。金門珠浦許姓又是源自哪個支系呢?為了弄清這個難題,同安姓氏專家許初水經多方研究,向許金龍先生澄清了,金門許氏是屬于同安另一支稱為“天正公世系”的派系,天正公的子孫先播遷到了漳州詔安,宋代末年播遷到金門,至今已有千年,F(xiàn)在,金門、臺灣的許氏大部分源于同安。金門珠浦許氏和廈門天正公派系許氏是一脈之親,F(xiàn)小嶝前堡、肖垅、桐嶼許氏則是明、清金門珠浦天正公后裔遷居的。清代天正公的裔孫許忠,同靖海侯施瑯抵定臺灣,回廈門升任后營游擊,現(xiàn)在兩門許氏枝繁葉茂。許金龍先生說,這讓他感到分外高興,他在廈門可有不少親兄弟了。

        許金龍先生說,在編纂族譜的過程中,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宗親的親情,金門電子版與大陸不一樣,為了出版這部族譜,許初水和出版界重改版面,重新編排和校對族譜每一頁。廈門宗親許伯欽、許德成、許文辛,企業(yè)家許南靖等人不僅在追根溯源、查詢史料等方面給予熱心的支持,甚至在物力、財力上也慷慨相助,這讓許多知情的金門宗親也十分感動。由于有祖地親人的相助,這部族譜的內容大大超出了金門本地的范圍,延伸至澎湖、臺灣等地,因此當這部卷帙繁浩的族譜編纂成功的時候,他覺得族譜不僅接續(xù)了兩岸的淵源,更凝固了兩門民間的親情。

        “金門第一才子”后裔曾居廣東

        按常理說,一部族譜編成就像一個工程告竣,但許金龍先生卻認為,族譜編好后只是一個新的開端。他認為這部凝固兩門民間親情和心血的族譜堪稱是一項民間文化工程,這部姓氏源流文化巨作達1902頁,220萬字。當這部族譜在近日首屆兩岸民間譜牒文化交流大會上亮相成為亮點,并獲得廣泛關注的時候,他就想到,這個文化成果只有讓更多的人來共享,才能真正發(fā)揮它在海峽兩岸的文化影響。

        近一段時間來,許金龍先生把他和叔叔許嘉立纂寫和收集的一百多部譜牒史料獻給了廈門市圖書館,館方為之設立專柜。許金龍先生提起一件感人的事,廈門宗親許文辛先生(已故),也留下許多嘔心瀝血的譜牒之作,并有豐富的史料收藏,他的后代也將這些寶貴的史料獻給廈門市圖書館,圖書館同樣為之設立專柜。這次他來到廈門發(fā)現(xiàn)兩個專柜擺列在一起,供廈門的讀者閱讀、查詢,他感到十分欣慰。因此,他準備把有關的碟片、資料提供給有關部門,為廈門民間的譜牒文化添磚加瓦。

        許金龍先生說,他也還有未了的心愿,就是要在祖國大陸尋找被稱為“金門第一才子”的許獬后裔,許獬是明代萬歷年間金門后浦(后湖)人,他的次子許鉞在明天啟年間離開了金門,獨自來到廣東哲桐(近潮汕、梅縣一帶)定居,以私塾先生為生。許鉞定居廣東后仍與金門祖地有聯(lián)系,現(xiàn)在族譜中也有記載許鉞生有許元溥、許元濱二子,但之后失去了聯(lián)絡。他希望本報知情的讀者能夠告知線索,了卻他的心愿。

        ◆漫話

        譜牒

        家族變遷的歷史檔案

        ○文/黃小藝

        譜牒,又稱家譜、族譜,它以一定的形式記載宗族世系及其變遷的檔案,是家族與歷史上社會關系的文獻資料。它透露了特殊的歷史文化信息,對研究社會變遷、宗族繁衍、歷史發(fā)展、兩岸淵源等都有現(xiàn)實的意義。

        正所謂“樹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是華夏兒女的本性。它始于古代帝王諸侯世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其內容變得更加豐富、科學,記錄也更加詳實。閩臺每一個家族的族譜,都是有關海峽兩岸歷史的私家記錄,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發(fā)掘的一部分,不僅對兩岸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對兩岸文化的傳承也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極大地提升了海峽兩岸同胞的凝聚力。因此,無論是在廈門本地,還是在臺灣、金門等地,人們都十分珍重“木本水源”,尤為重視自己的祖根。在譜牒中,人們可以從中了解到自己祖先的遷徙之路,了解到兩岸先人的一些鮮為人知的趣事,同時它也見證了一個家族乃至海峽兩岸的興衰史以及當?shù)刈畛醯拿袼罪L情和文化等情況。

        在兩岸關系逐步緩和之后,更多的臺灣年輕一代渴望回到祖國大陸尋回自己的祖先,許多在臺灣、金門等地的人士便紛紛開始了自己的尋根問祖之旅。由于條件的限制,他們踏遍祖國千山萬水,尋到了自己的祖地,但尋其支源之路卻是困難重重。在廈門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許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編纂者嘔心瀝血地編纂族譜,使得這些譜牒大都成為一部部生動的鄉(xiāng)土教材,豐富了當?shù)氐臍v史文化資料,造福了后代子孫。(文/盧志明 黃小藝 陳莉茵 ○圖/曉盈 小藝)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bbbbbbbw日本|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波多野结衣先锋影音|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美女动作一级毛片| 日本亲与子乱ay中文|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在线a免费观看最新网站| 日韩a在线播放| 免费鲁丝片一级观看| 538prom在线|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 推拿电影完整未删减版资源| 国产va在线播放| 99热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aaaaaaaaa视频在线| 69xxxx日本| 小坏蛋轻点阿受不了漫画|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请与我同眠未删减未遮挡小说|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干| 五月天久久婷婷|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9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在线看| 老扒的幸福时光|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欧美金发大战黑人wideo| 国产一级又色又爽又黄大片| 97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