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問: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往往能夠提供比定期存款高的收益,但最近有些銀行理財產品卻發生了較大的虧損,還有些銀行出現了銷售違規產品的現象。我想知道什么樣的銀行理財產品適合投資者購買?
2012年,我國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火爆。據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3)》計算,2012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全年發售量超過3萬款,募集資金不低于20萬億元。與此同時,有些銀行理財產品違規銷售案例最近也被曝光,風險凸顯使得一些投資者望而卻步。那么,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該怎么買?
農業銀行陶然亭支行理財產品客戶經理劉桂華介紹,該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大致可劃分為兩類:保本的和非保本的。前者如“本利豐”系列理財產品,這款理財產品風險低,起點金額也低,適合無投資經驗、較謹慎和穩健的投資者。但目前來看,這類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少于非保本型。
而“安心得利”、“安心快線”等理財產品是屬于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農行賣得較多,預期年化收益率也相對較高,大約在3.5%至4%之間,但風險也相對較大,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追求更大潛在收益以及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
據介紹,“本利豐”產品之所以安全性較高,是因為農行主要將其投資于低風險、高信用等級的央票、債券、票據、優質企業信托融資項目等金融資產。而“安心得利”、“安心快線”等理財產品則是由農行擔任投資管理人,投資多個期限不同的金融資產,安全性則相對一般。
“雖然‘安心得利’、‘安心快線’等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存在一定風險,但其風險基本可控。總的來看,這幾年來購買這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基本上沒有虧本。而且這類產品之所以賣得比較多,投資者也愿意掏錢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的收益率比較高,很誘人。”劉桂華表示。
投資者擁有的閑置資金多寡也是影響其購買什么樣的理財產品的重要因素。“如果擁有的資金較多的話,買短期的理財產品比較劃算;資金較少的話,那么可以考慮長期的。”工商銀行北京陶然亭分理處客戶經理安建輝介紹說。
假如投資者花100萬元購買工行近期出售的“2013年第1期工銀財富理財產品45天LQQM1301”這款認購起點金額為100萬元的產品,其投資期限為45天,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4.5%,從1月10日開始計息,那么到2月23日截止,除本金100萬元之外,投資者還可獲得5548元左右的收益。假如投資者用這筆錢購買認購起點金額為10萬元、5萬元等該行其他的長期理財產品的話,所獲收益則小于上述產品。
購買理財產品,選擇恰到好處的時機尤為重要。“元旦之前,在售的理財產品類型豐富,收益率相對較高,可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個性化需求。而目前來看,在售的理財產品品種相對較少,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范圍變窄了。”安建輝說,“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要把握好時機,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產品大致類似于銀行存款,風險很小,投資者可以放心購買。但對于非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在購買時要謹慎。”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投資者首先要對產品的風險程度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在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后,要充分考慮清楚該理財產品是否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之內。其次,投資者在購買前還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對里面的相關內容要有全面的了解,不清楚之處一定要向銀行問明白。總之,投資者在購買非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時要慎重考慮,不能盲目大意。” (記者 何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