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實物黃金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是如果想變現時卻找不到門路,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針對投資者的需求,近一兩年省內不少銀行都推出了黃金制品回購業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早在四五年前,不少銀行的實物黃金一旦顧客提貨后,銀行既不負責回購,也不能將其入庫,投資者若想變現只能折價賣給黃金加工企業。從去年開始,針對客戶投資黃金產品的需求,省內不少銀行開始推出黃金制品的回購業務,記者調查得知,目前建行、工行、農行等銀行的部分網點都可以回購黃金制品。
不過,各家銀行回購黃金制品的條件并不同,大部分銀行只回購本行銷售的實物黃金產品,不過有的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即使是該行的黃金制品,也只回購投資性金條,一些紀念金條、金錢系列、生肖系列等則不具備回購功能。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即使是已經開展回購渠道的銀行,也并非在所有銀行網點都可以回購,只能在指定網點辦理。
也有的銀行將黃金回購范圍擴大。今年1月份,工行山東省分行貴金屬銷售回購中心落戶大觀園支行,該中心回購黃金制品的范圍就不僅限于工行品牌的投資金條,而是足金(黃金成色99%)及以上的黃金產品,包括所有工行品牌的黃金產品、工行代銷的黃金產品、其他商業銀行、黃金企業發行的投資類黃金產品以及首飾類、擺件類等足金及以上黃金制品。
采訪中記者發現,去銀行購買實物投資金條,銀行出售和回購時都需要投資者繳納一定費用,以黃金回購為例,大部分銀行都會每克收取15—20元不等的手續費,有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實物黃金適合長線投資者,適合不追求投資回報率的人,“當銀行報出的黃金買入價高于客戶購買黃金的成交價格(即賣出價+加工費)時,客戶辦理黃金回購可賺取一定收益,一旦購買后短期內變現則會損失較大的買賣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