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券商集合理財在份額和數量上延續了快速發展勢頭,但受股市影響,募集規模出現縮水。國金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券商集合理財行業報告”指出,券商集合理財行業整體業績好于同期市場,其中小集合產品在寬幅震蕩的行情中業績表現相對穩健,但整體未能實現絕對收益。
126只產品喜憂參半
2011年,上證綜合指數全年累計下跌21.68%。公募基金方面,股票型開放式基金平均下跌24.77%,混合型開放式基金下跌21.61%。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亦普遍受損,但業績略好于同期市場。包括大、小集合在內的126只運作滿一年的非限定性集合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19.83%。分類型而言,106只成立滿一年的大集合產品中,僅1只其它類型產品取得正收益,其余產品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整體收益率為-20.09%。受益于規模較小、投資靈活等特點,2011年小集合產品表現強于大集合產品,成立滿一年的20只小集合產品平均收益率為-16.12%。
大集合產品管理人中,招商證券、國海證券和中國銀河證券表現出色,平均收益率位居前列。而東方證券資產、宏源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以及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等其它5家管理人的年平均收益率也均好于行業平均水平。2011年以來,招商證券旗下各類型產品投資業績均位居前列,表現出較強的投資管理能力,其中股票型產品尤為突出,為其管理業績貢獻頗多。此外,東方證券資產、光大證券以及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等管理人旗下的多只產品2011年也有不錯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采用保本策略、市場中性策略以及套利策略等投資策略的創新型產品的加入,小集合產品在寬幅震蕩的行情中業績表現相對穩健。據統計,成立滿一年的20只小集合產品平均收益率為-16.12%。但是對于側重追求絕對回報的小集合而言,-16.12%的年度平均收益仍難以令人滿意。小集合產品管理人中,申銀萬國證券和浙商證券表現較為出色,平均收益率位居前列。
相比之下,27只運作滿一年的債券型產品相對穩健,其中,4只上漲,23只下跌,年平均收益率-4.58%。
數量擴大 規模縮水
截至2011年末,旗下成立集合理財產品的券商資管由2010年末的50家增加到目前的60家。隨著越來越多的券商資管進入集合理財產品市場,行業競爭愈加激烈,行業集中度有所下降。面對日趨激烈的同業競爭,券商資管在產品數量、管理規模擴張的同時,不斷豐富自身產品線。
據統計,2011年券商集合理財繼續快速發展。截至年末,2011年共有109只產品推廣發行,112只產品成立。盡管產品數量不斷增加,但市場環境不利導致產品募集規模普遍縮水。2011年一至四季度,大集合產品成立12只、20只、18只和21只產品,募集規模分別為174億份、205億份、145億份和85億份,平均募集規模呈直線下降趨勢。小集合產品四個季度分別成立10只、10只、13只和8只產品,募集規模分別為27億份、18億份、27億份和12億份,其中四季度的平均募集規模僅為1.47億份。
不過,與公募基金相似的是,券商集合理財也面臨著贖回老產品搬進新產品的現象。截至2011年9月末,前9個月新成立的81只產品累計貢獻份額約為537億份,而在此期間老產品的份額凈贖回高達340億份,贖回壓力不容忽視。
在市場的低迷狀況之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創新卻沒有停滯。2011年券商繼續加快創新型產品的發行力度,QDII產品先后有華泰紫金龍大中華、招商海外寶和光大全球靈活配置3只產品問世;而以保本策略、市場中性策略、套利策略以及主要參與一級市場投資等策略的產品2011年密集發行,加上2010年末成立的2只產品,這類型產品目前共有1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