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現場 高亞成 攝
東南網6月13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愛玲 陳盛鐘 通訊員 許雙萍) “一個大門分兩扇,進進出出一家人。”6月10日上午,媽祖故里湄洲島盛裝迎嘉賓——以“中華媽祖情 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在湄洲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舉行開幕式,兩岸嘉賓共同推桿啟幕,紀念臺灣漁船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活動、2019年媽祖與健康研討會、2019年海峽兩岸媽祖文創精英對話活動、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系列活動(莆田站)、莆臺鄉村基層代表“鄉村振興”交流會等相繼啟動。
尋夢媽祖 湄洲圓愿
“曾經有位老漁民告訴我,繞過基隆嶼揚帆往西北,就可直奔福建三沙漁港,從那里可以轉道去湄洲。”為了尋夢媽祖,1981年11月,臺胞謝銘洋駕著自家漁船第一次來到了湄洲島,并從島上恭請一尊媽祖分靈神像回到臺北。在兩岸隔絕多年的歷史背景下,謝銘洋完成了一次“瘋狂的壯舉”。
在6月9日舉行的“紀念臺灣漁船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懇談會上,身為臺灣新北萬壽寺主任委員的謝銘洋再次回憶起這段經歷。他說,這些年來,自己的漁船不管航行到哪里,都供奉著媽祖圣像。
為了媽祖信仰這個共同的精神家園,30年前,有一批和謝銘洋一樣“勇敢”的漁民,沖破重重阻撓跨海直航湄洲島——1989年5月6日,臺灣宜蘭縣南方澳南天宮20艘漁船載著224名媽祖信眾,在200多艘出海漁船的掩護下直航湄洲島進香,首開新中國成立后兩岸海上直航的先河,拉開兩岸“官不通民通”的序幕。
為銘記這意義非凡的“第一航”,作為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序曲的臺灣漁船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紀念活動,特邀當年直航親歷者代表回湄洲島再聚首。當年直航行動的發起者,如今已81歲高齡的臺灣宜蘭南方澳南天宮前主任委員林源吉帶著8名船長,在“紀念臺灣漁船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圖片展上,對著老照片講起了當年故事,也為今年的媽祖文化周蒙上溫情色彩。
“多年前,由于歷史的環境,海峽兩岸咫尺天涯,到湄洲祖廟謁祖進香成了臺灣媽祖信眾難以實現的夙愿。”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臺中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感嘆道,“這些年,我們見證了兩岸民間交流交往越來越密切,經貿人文合作越來越深入,由衷地感到自豪。”
莆田市市長李建輝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上致辭。高亞成 攝
說走就走 越走越親
“心走近了,海峽就是咫尺。”10日上午,莆田市市長李建輝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致辭時說,30年來,在“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指引下,莆臺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媽祖文化活動周、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文化旅游節等已成為莆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每年來湄洲島的臺胞超過了30萬人次。同時,莆臺的經貿合作更加深入,電子信息、醫療健康、文化旅游等產業正加速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到莆田學習、生活、工作,莆臺的經濟文化交流有了更加雄厚的基礎。
開幕式上,兩岸企業現場簽約項目18個,計劃總投資額69.9億元,涉及設備制造、生物科技、生態農業、平臺經濟、物流運輸等多個領域。其中,臺灣奇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的通億達散熱模組項目擬投資2億元,建設銅鋁散熱模組生產線;隸屬于臺灣熒茂集團的深圳凱茂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凱茂科技項目,計劃投資4億元,從事蓋板玻璃的加工生產。
從摸索啟程到漸入佳境,兩岸交流合作的成果取得更多實效進展,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臺胞來大陸創業,使得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的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
為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去年莆田市出臺了《關于促進莆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推出35條惠及臺胞舉措。今年,再增新舉措,實行來湄臺胞持臺胞證直接核發“臺胞居住證”。一條條貼近民眾的惠及臺胞政策逐年開放,從機制、文化、生態、產業、社區、創新等幾個方面融合發展規劃,給兩岸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真正做到“說走就走,越走越親”。
兩岸嘉賓共同為媽祖文化活動周推桿啟幕。 高亞成 攝
深挖內涵 做大媽祖IP
本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延續基層群眾互動接地氣、經貿合作為民謀福祉的特點,安排了兩岸民俗踩街表演、《祥瑞湄洲》演出、《晨拜媽祖》祈福活動、鄉村基層代表“鄉村振興”交流等活動,讓兩岸信眾感受湄洲島生態島、旅游島、朝圣島的新面貌。
圍繞文創設計,本屆媽祖文化活動周舉行了“金犢獎”海峽兩岸媽祖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和2019海峽兩岸媽祖文創精英對話活動,“青年”“文創”兩個元素在整個活動周顯得格外亮眼。
青年是希望,更是兩岸的未來。充分發揮青年熟悉的語言模式和思維邏輯的“金犢獎”已經成為媽祖文創IP開發的最大平臺。本屆媽祖文創設計大賽從兩岸參賽高校選送參評的超過1200件作品中,評審出307件得獎作品,體現了大賽“以創意設計為核心,鼓勵發展媽祖特色商品”的初衷,也為兩岸青年提供了創新創業的交流平臺。
媽祖文化活動周期間,湄洲島管委會主任林鋒也向臺胞發出“共同編制兩岸同胞幸福家園規劃”的邀請,歡迎臺灣業內精英將臺灣文創旅游業態引入湄洲島。同為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的參與者,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和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臺中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謀劃著如何借鑒臺灣“三月瘋媽祖”的文創旅游經驗,活化湄洲媽祖IP,開辟合作空間。
湄洲島黨工委書記林韶雯表示,湄洲島將以媽祖文化為橋梁,加快推進應通盡通,研究制定更多惠及臺胞措施,不斷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奮力前行。
記者手記
從“心”出發邁向新征程
海峽阻擋不了虔誠的膜拜,分歧阻隔不了信仰的相通。30年來,臺灣媽祖宮廟組織了10多次從宜蘭、臺中、嘉義、金門、馬祖等地到湄洲島的直航活動,彰顯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
30年來,兩岸民眾從過去“隔著淺淺的海峽無法相見”,走到了今天的“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兩岸交流互通為民眾帶來的便利和福祉顯而易見。本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是兩岸民間交流史上一次深情回眸,30年前的艱難破冰,映襯如今的往來自由。通則不痛,時間證明,無論此岸彼岸,同宗同祖中華魂;無論這邊那邊,同文同種中國心。
在媽祖的共同心靈原鄉里,兩岸同胞的心更靠近了,海峽就是咫尺。2019年正值《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兩岸同胞能夠從“心”出發,加強交流合作,增進心靈契合,必將擴大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