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咱村的新老鄉:我跨海峽“鄉”見,只為共同“興”愿

      2021-12-09 09:57: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福州12月9日電(記者褚萌萌、郭圻)鄉村,是臺灣女孩曾芝穎在大陸最愛的景色。三年多來,在福建從事鄉建鄉創的她,有過太多次美麗的邂逅。

        近來,她最高興的是,自己擔任秘書長的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推出了“海峽鄉創獎”,“臺灣在農業農村領域不乏專業人才,我希望帶動他們來到大陸發展!

        中國大地上,豐收季在大江南北鋪展開來。從田間地頭,到山鄉林野,各領域人才如同畫手,合力繪就了繽紛的鄉村圖景。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在大陸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臺胞也正在成為鄉野間的活躍力量,在與臺灣血緣相親、地緣相近的福建則更是如此。

        家園

        福州閩清梅城,水門古碼頭,一段舊城墻,照見問津故處。清朝時,每年會有士兵從此出發,駐守臺灣。

        那是2018年8月,這里還是一條破敗的老街,曾芝穎卻愛上了其中的歷史。她發揮自己的文創才能,設計街區品牌、制作影像產品,助力老街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地。

        從那時起,這個生長在臺北市區的女孩就與大陸鄉村結了緣。迄今,她已為六七個鄉村提供創意服務。

        在福建,從環境建設到農業生產,鄉村振興的各領域都活躍著臺胞力量:95支臺灣建筑文創團隊、300多名人才,為228個村莊提供陪護式服務;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超2800個,合同利用臺資超42億美元……

        鄉村因何要振興?投身其中的臺胞給出多種答案。

        鄉村宜居宜業,才留得住人。臺籍教師馬彥彬和妻子林佳垔近年來為福州永泰多個村莊改善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他們說,村子環境好了、配套設施加強了,年輕人就不用離鄉謀生計,可以返鄉創造好生活。

        鄉村山明水秀,才看得到景。三明泰寧的際溪村地處丹霞地帶,景色奇絕,但曾是省定貧困村。自稱“福建農民”的臺灣建筑師張欣頤幫助村子設計景點路線,打造出“耕讀李家”文旅項目。疫情前的2019年,該村接待游客8萬余人次。

        鄉村和諧興旺,才品得出情。鄉村,是自在生活、濃濃人情的象征。追求于此,臺青楊秉皓和伙伴來到平潭島北港村,開了家文創民宿。他們每月舉辦義工市集,邀請村民和游客參加,在志愿服務中分享生活感悟。幾期下來,甚至會有市民慕名驅車前來。

        鄉村文脈延續,才記得住根。在廈門海滄,對于“開臺王”顏思齊故里青礁村,臺灣規劃師李佩珍的策劃之一,就是打造展現村史的開臺文化公園。公園建成后,她和團隊將村里的孩子培訓成小小講解員,讓年輕的生命傳承古老的家鄉文化。

        原鄉

        鄉村的根,牽起的是海峽兩岸。一種文脈,兩處鄉愁。

        因此,匯聚兩岸力量助推鄉村振興,更是一種必然。

        臺灣農技專家曾明寶形象地實踐著這一點。他所在的廈門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里,流水線上,工人們拿起兩株西紅柿苗,一株掐頭,一株去尾,將大陸品種的根和臺灣品種的苗嫁接到一起。

        “這樣的種苗既能適應大陸的氣候土壤,又融入了臺灣品種清甜好吃的特點。”參與引進的曾明寶介紹,“苗本身就是兩岸的融合。”

        曾冠穎,這位“85后”臺農三代,家族在漳州長泰有一片經營了約20年的茶園。600畝山地上,種的是金萱、軟腳烏龍等臺灣茶種。

        “臺灣茶最早都是源于福建,我們只是把延展開的茶種再帶回來!彼f,“正如我們家族一樣。”

        25年前,曾家選擇投資地點時,父親曾允杰堅定要求回到祖籍地漳州!稗r業是需要長期經營的事業,”曾允杰說,“在血緣相親的地方更有安全感!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助理研究員李晗林發現,在泉州等臺胞主要祖籍地,一些臺灣鄉建人才在大陸鄉村找到了許多風俗的根源,加深了對于鄉村的認知,還激發出新的思考,帶回臺灣。“這就形成了一種雙向的交流!崩铌狭终f,“‘根’也正是大陸鄉村對于臺灣人才的吸引力所在!

        回溯歷史,在農業農村領域,閩臺融合發展早已起步:20世紀80年代初,福建沿海地區率先引進臺商在農業領域試探性投資;1981年第一家注冊的臺資農業企業在漳州落戶;1997年福州、漳州在全國率先獲準設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并于2005年擴大到全省……

        “臺農來得夠久、扎得夠深。”福建社科院現代臺灣研究所所長蘇美祥介紹,福建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應發揮好臺農“以臺引臺”的作用。

        愿景

        扎根深久的臺農,在大陸土地種下的,不只是種子。

        在福州閩侯,山間高地中,有一片800畝的朝陽休閑農場。這是臺商馬基莊十余年經營的成果。在這里,他從臺灣帶來的除了種苗,還有休閑農業的理念。玲瓏的木屋、繁茂的林木……游人來此可與自然親密接觸。

        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就開始進行鄉村的活化與建設。福建省農科院研究員周瓊說,臺灣在精致農業、農業文創等領域仍有很多值得大陸學習的地方。

        另一方面,登陸30年的臺灣農業專家周駿聲認為,大陸地大物博,各地環境差別很大,近年來農業農村的發展很快,也形成了不少值得臺灣借鑒的經驗。

        今年3月,“農林22條措施”出臺,鼓勵支持臺胞臺企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林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福建、四川、浙江等多地已出臺相關落實舉措。

        和許多臺胞一樣,曾冠穎對此感到振奮。他一直想在自家茶園中開辦文旅項目,今年來的諸多政策利好為他“掃除了障礙”。這幾個月,他跟大陸創業伙伴熱火朝天地策劃著,有時甚至能聊到深夜。

        專家指出,未來,進一步推動臺胞參與大陸鄉村振興,應從“融”上著力:“接地氣”的農業農村工作,需要兩岸青年共同組隊,解決臺胞“水土不服”的問題、促進工作更好展開,并在長期合作中促進融合發展。

        曾芝穎深以為然。她在好幾個項目中,都邀請了大陸伙伴參與。在她看來,鄉建講求因地制宜,如何做好“一村一規劃”,往往需要大陸青年的聰明才智。

        振興的田園夢,更是融合的發展夢。向往的生活,要靠我們攜手打拼。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成人看片黄a毛片|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国产日韩欧美911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日产中文字乱码卡一卡二视频| 岛国免费v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亲密爱人免费完整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中国大白屁股ass|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边吸奶边扎下面| 浮力影院第一页 | 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 男女做性无遮挡免费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故意短裙公车被强好爽在线播放| 国自产拍在线天天更新91| 国产亚洲视频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福利| 女警骆冰被黑人调教免费阅读小说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20p| 欧美激情videos|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4480yy私人影院论| 白丝女班长被弄得娇喘不停|